改造后的新华公园北门。
公园儿童游戏区。
“新华公园今天重新开园,我们一起去锻炼吧!”5月16日早上,家住新华社区的居民郭桂芳约邻居一起前往全新开园的新华公园去晨练。到达公园后,郭桂芳发现,已经有很多像她一样住在附近的居民,迫不及待地进入园区参观锻炼了。
退休居民
树木更多湖面更宽敞
据了解,从去年12月闭园至今,新华公园历经了5个月的提升改造,如今已焕然一新。园内新栽乔木800多株,水体清淤、净化、拓宽,新建了湖岸观景风雨廊桥和亲水平台,这一改变让居民们感到十分惬意。
5月16日一早,已有很多居民在湖边的风雨廊桥空中走廊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一些爱打太极拳的居民在湖边锻炼后来到亲水平台上观景休息。“以前湖边很小,水也不是特别清澈,夏天在附近有很多蚊虫。”郭桂芳说,现在升级打造后的湖边简直大变样了,不光湖面变得更宽敞,湖体也更为清澈,湖内还养了很多小鱼小虾。路面更好,树木更多,空气更好,这样的改变深受中老年居民的喜爱。
儿童家长
家门口就能“遛娃”了
曾经的新华公园内设有游艺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游艺区逐渐因为项目单一、噪声较大、收费高等原因受到不少诟病。此次经过升级改造,曾经的园艺区变成了免费的儿童游戏区和园林。适合儿童的游玩器材让不少家长赞赏,“终于在家门口就能‘遛娃’了。”
5月16日傍晚,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到新华公园,小朋友一看见全新的游玩设备就变得十分兴奋。“针对儿童游戏区这一块,专门设计了儿童防撞设置。”新华社区书记袁正东介绍说,在儿童游戏区的攀爬区域设有攀爬坡道、传声筒、攀爬架和木马,儿童攀爬区周边的花坛镶嵌了亮色的马赛克,更为细心的是,花坛和其他设施都做了防撞设计,没有明显的棱角。
运动达人
跑道专业运动更畅快
说起新华公园的改变,大部分居民会说,整个公园改变最大的是地面。“我们一般都从北大门进公园,今天一看都快认不出来了。”居民张国强说,公园北大门以前因为长期有人在此打陀螺,石材地面多处破损。而现在,这里变成了彩色透水混凝土地面。据施工方介绍,北大门地面设计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混凝土里用了发光沙石,白天吸光后,夜晚会发出荧光,“只要周边光照不是很强,晚上这里就会非常漂亮。”
除了公园的北大门,整个公园内的路面都进行了改造,铺上了彩色透水混凝土地面。既然称作“透水地面”,说明该路面透水能力超强。施工人员搬来饮水机标配的桶装水,半桶水倒出来,瞬间就渗了下去,脚踩泼水地面,不会有水花溅起。“即便是在下雨天,路面也不会有积水。”施工人员介绍说。
这样的路面改造,让运动达人们十分感兴趣,“这样就很好解决了雨后我们没办法跑步的问题。”达人李先生说,只要不是大雨天气,他和跑友们都可以来公园里跑步锻炼了。
据了解,为了方便市民健身,新华公园内原有的篮球场、羽毛球馆和健身器材都保留了下来。篮球场的地面铺上了专业的塑胶网,即便是在雨后,球场表面也不会有积水。
华西社区报记者 彭戎 摄影报道
相关链接:
记忆里的新华公园
春游胜地5元在游艺区耍2分钟
新华社区居民李占峰今年32岁,他回忆说:新华公园曾是小学生春游的首选地之一。从新华公园后门进来,再走十多米,便是唤起无数80后、90后成都人的青春、童年记忆的游乐城。“以前小时候,5块钱耍2分钟,想多耍几次还得向爸妈苦苦哀求,这个时候他们总会说‘等你长大了,自己挣钱来耍个够。’”
能与小动物亲密接触的鸽子园
居民谢佩佩说,新华公园以前有个鸽子园,几块钱一袋饲料,很多小孩可以在这儿喂一下午鸽子。随手将饲料一抛,便会引来一群鸽子。等饲料吃完了,鸽子们便头也不回地立马奔向下一个主人。这个时候,不甘心的小朋友会哭闹着让爸妈再买一袋,才会心满意足。
耍朋友常去新华公园划船
今年46岁的胡忠说,当年与妻子耍朋友时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新华公园。他们第一次划船,就在新华公园。那时,胡忠穿着救生衣,卖力地踩着脚蹬,脸因此变得通红的样子仍历历在目。